充電樁應該是先拉線后裝電表,充電樁拉線是由供電局負責的,選擇的線路也是最佳的,不能隨便拉線,要考慮用電的安全性,充電樁也會設立在合適的位置,而且經過物業和業主一起同意的,拉線完成后,最后才能給充電樁安裝電表,供電局負責調試好
電動汽車充電設施設計應遵守下列原則:
1)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的布置不應妨礙車和行人的正常通行;
2)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應結合停車位合理布局,便于車輛充電;
3)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與電動汽車停車位、建(構)筑物的最小間距應滿足安裝、電氣安全、操作及檢修的要求;
4)采用壁掛式安裝的充電設備中心線距地面宜為1.5m;
5)戶外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采用落地式安裝方式時,充電設備基礎應高出充電場地地坪0.2m及以上,底座基礎宜大于充電設施長寬外廓尺寸0.2m;底座基礎宜選用混凝土基礎并預留好配電管線;
6)立體停車車位考慮充電設施時,需要結合條件做具體深化設計,宜采用隨纜型汽車充電樁設施;
7)充電接口設置遵循因地制宜和節省空間原則;
8)交流充電樁宜設置在停車位安裝停車擋方向的后方兩側車位交點位置;直流充電樁建議采用一樁多充式,宜設置在立柱后方空閑位置;充電樁設置在車位正后方應滿足GB/T51313-2018中“4.0.2.4充電設備與充電車位、建(構)筑物之間的距離應滿足安全、操作及檢修的要求;充電設備外廓距充電車位邊緣的凈距不宜小于0.4m”的要求;
1、要依插座的距離,設置不同的充電線長度。每個充電樁的插座之間需間隔80~100cm,同時為了保證充電車輛的進出順利,還要進行電源線的走線距離、距離停車位的位置測量,確保其他車輛能正常出入。
2、需檢查信號強度,具體安裝插座時可以提前做好標記,測試地下車庫的信號是否穩定。
3、由于地下車庫無法和地上的光線相提并論,因此要確定光線是否充足,才能便于人們使用。
4、明確地下車庫是否有潮濕滲水,明確配電箱位置,在此之前需保證充電樁已正確連接零火線。同時,這些操作都需要由持電工證的專業人員進行操作并安裝充電樁,才能確保安全性。總的來說時時刻刻注意安全用電。
1、充電站的總體規劃應與當地區域總體規劃和城鄉規劃相協調,并應符合環境保護和防火安全的要求;
2、充電站的規劃宜充分利用就近的供電、交通、消防、給排水及防洪等公用設施,并對站區、電源進出線走廊、給排水及防洪設施、進出站道路進行合理布局、統籌安排;
3、城區內的充電站,宜靠近城市道路,不宜選在城市干道的交叉路口和交通繁忙路段附近;
4、充電站與黨政機關辦公樓、中小學校、幼兒園、醫院、大型圖書館、文物古跡、博物館、大型體育館、影劇院等重要或人員密集的公共建筑應具有合理的安全距離;
5、充電站不應靠近有潛在危險的地方,當與有爆炸或火災危險的建筑毗連時,應符合GB50058的有關規定;
6、充電站不宜設在有腐蝕性氣體的場所,當無法遠離時,不應設在污染源盛行風向的下風側;
7、充電站不應設在有劇烈振動或高溫的場所;
8、充電站不應設在地勢低洼和可能積水的場所;
9、充電區域應具備一定的通風條件;
10、某些可能發生嚴重潮濕天氣的區域,應具有對空氣濕度監測和處理的設備和手段。
充電樁分類:公共充電樁、專用充電樁和自用充電樁是一種對充電樁的用途的區分,公共充電樁是由政府等公共服務性質的機構置辦的,服務對象為所有電動汽車車主,如公共停車場。
而專用充電樁多為企業建設,服務對象為客戶和內部人員,如商場停車場。而自用充電樁多為私人專用。按充電類型進行分類,主要分為交流充電樁和直流充電樁。
交流充電樁一般是小電流,充滿電大概需要8~12小時,而直流充電樁一般電流較大,短時間內充電量大,充滿電大概需要2~6小時。此外,目前市場上的充電樁以一樁一充式為主,而在公共停車場等大型停車場中,多用于多充式充電樁,同步支持多臺電動車充電,不但提高充電效率,也節省了人工成本。
通常來說,電動車的數量與充電樁插座口的比例是3:1或者4:1,比如有100輛電動車,那么需要的充電插座口就是30個左右,或者25個左右,那么需要3臺1拖10的充電樁就能滿足用戶的充電需求了。
安裝電動車充電樁需注意的安全問題第一、電壓和功率:一般這點都不用擔心,靠譜的廠家是不會在這里出現問題自掘墳墓的第二、要有漏電保護:正規廠家的充電樁內也是帶有漏電保護的,多一層保護多一層放心第三、防雨防破壞:停車位一般是公共區域的,充電設施需要一定的防雨設施,還有就是何防破壞,同時還要防止別人偷電。
新基建戰略背景下的充電樁被賦予的意義,并不是單純靠是否盈利就能一言一概之。不管接受與否,一場由新能源汽車充電樁賦能的經濟社會新變革圖景即將展開。
一頭連接汽車強國戰略,一頭連接擴大內需戰略,作為新基建的重要落子,充電樁正被賦予更深層次的意義。
另外,充電樁建設的全面鋪開,不僅將按下車聯網和智慧能源網的快進鍵,引領汽車行業的顛覆性變革,還為經濟數字化轉型和高質量發展注入巨大動能,更為搶占發展主動權提升中國經濟創新力和競爭力鋪就新臺階。